近日,央视新闻曝光了汽车保险行业存在的”理赔黑幕”,许多财险公司与无资质修理厂合作,克扣瓜分理赔款,用最低成本维修出险汽车。
据浙江宁波张女士的案例显示,其事故车在维修过程中被三家修理厂转手,最终使用旧件维修,且实际维修费用不足保费一半。调查发现,涉事修理厂C并无维修资质,却通过开票赚取差价,而定损权由修理厂A掌握,实际维修则由低价接单的修理厂B完成。保险公司定损的28500元中,近半资金被中间环节瓜分。
行业人士指出,事故车业务已成部分修理厂和险企的”利润来源”,但此类行为损害消费者权益,长期将加剧行业风险。
由此,汽车保险 “理赔黑幕” 的整治,不仅关乎万千车主的切身利益,更是行业自我革新、回归保障本源的关键契机。唯有通过制度创新、技术赋能与多方共治,才能打破利益藩篱,重建公平透明的市场秩序,让保险真正成为守护美好生活的坚实屏障。